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0节(1 / 2)





  战乱年代商人不事生产,说来并没什么好移居的,但是显然西旻与丹口孔雀对此很是认真。五百商旅说来这当初还是西境与东境的谈判,西旻出兵牵制辛鸾,辛涧提供粮草等,但是因西旻后来的自作主张,辛涧将原来的协议一笔勾销,但是丹口孔雀抓住了这协议一纸条款,私下联系北地同意迁移五百商旅,同时请求西旻收容两千十四岁以下的孩子。

  南方随时陷落,西侧汹汹战乱,中境一旦有失,势将没有寻常百姓的容身之所,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护犊子,联名请愿孔南心就算安排不了他们,至少安排他们的孩子逃难。樊邯不知道丹口孔雀是如何与东境交涉的,按理说,东境应该不折不扣地接纳所有幼童,但是据说只成功了一半,便是那成功的一半,也不知孔南心受了多少委屈。

  所以丹口孔雀来找西旻谈判,带来许多珍宝,贺她新婚之喜。西旻心情一舒畅,似乎也没有多想,大手一挥便同意了,这搞得孔南心反而不安,嘱咐一句:“他们年纪还小,请殿下不要让他们当兵,让他们好好读书。”西旻很是爽快,点头回答:“可以。”孔南心动容,回以感激目光。

  樊邯思绪纷乱,垂头看着那些惶惶不安的迁徙逃难之人,押后的都是富户了,许多逃难到通城,家在弋阳或者弋阳以西,有些还带着几车家当,有些只剩孑然的一身,他眼见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携家带口,脚下沾满泥泞,抓紧时间还扯着面口袋要装一袋子的米,樊邯一眼就判定这是有经验的逃难者,五十多岁,很可能天衍建国之前就遭遇过离乱颠簸,十九年后他们当年效忠之人的亲生骨肉又挑动内战,他们原本也曾历经繁华,如今成了衣食不周的难民。

  “这夏天过完就是秋天,秋天之后就是冬天,你在这儿陪着仇英打几轮游击便回罢,冬天之前北都城还要围猎捕狼呢。”

  樊邯:“不管中境战场了嚒?”

  西旻:“给辛涧做做样子就行了,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战场,南方中境虽然富庶,但不是我们的生存之源——既然无心南下,何必给他人做嫁衣裳?”樊邯看了西旻一眼:她出兵毫不犹豫,退兵毫不犹豫,好像只是为了来掺和一脚,拿到自己想要的,然后便大摇大摆地回去。

  樊邯:“殿下既然如此统筹,是有其他方略?”

  西旻朝他笑:“你猜?”

  樊邯看了一眼迁徙的人群:“难道跟这些商旅有关?”

  西旻笑了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你以为中境对西南,他们这次谁会赢?谁会输?”

  “不好说。”

  樊邯性格实在,三言两语立刻跟她说起两方战场上的侦查、踩点、选场、选时、组织、调度、号令等一系列作战风格。

  西旻抬手打断他:“你说的这些都是战场上的东西。”

  樊邯:“殿下问的难道不是战场上的?”

  西旻:“输赢有时在战场,有时不在战场,譬如粮草,譬如庙堂。我估计现在辛鸾要急癫了,咱们打仗可以以战养战,出征带几日的畜肉乳制,不行多带空马,骑完了杀,谈不上后面的转运之费,但是他家底薄,供这么大的军队,运线辽远……想想就替他头疼,对,他还换将了,邹吾不在,换成了陶滦罢?”

  樊邯:“对,现在西南军整个防线收紧,仇英也撤退回大营,只留侦查策应了。”

  西旻:“行,那咱们更没有理由在这里虚耗着了,再过一个月,你挑个日子便撤罢。”说罢她一夹马腹,就要冲下山坡。

  “诶!殿下!”樊邯出声。

  猎犬箭一样地从远方射过来,跟上主人,西旻回头:“怎么了?”

  “东境……”

  猎狗狂吠,似乎也嫌他啰嗦,樊邯有些难以启齿:“东境那边没有什么消息回来嚒?”

  “他朝我要阿隆。”

  樊邯:“那……”

  “这我能给他嚒?”天地辽阔,她纵马狡黠一笑:“阿隆现在是你的儿子啊。”

  ·

  “扑通——”

  硕大无朋的白虎扑进水池中,溅起四散的水花,辛鸾羽翎轻动,回头用喙梳了梳自己被沾湿的羽毛,紧接着抻着脖子又啄了一串冰镇的葡萄,把头摊在地上吧唧吧唧地吃起来。

  天衍方圆辽阔、地大物博,最大的问题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中境没日没夜的下雨,西境没日没夜地大太阳,辛鸾和邹吾到西境这些日子,晌午十分根本就是热得动也动不得。

  清透的水淹没邹吾雪白的皮毛,蝉鸣燥热,他一个猛子扎进去,沉在冰冰凉凉的水,游尽了兴才窜出水面,扒住木板。

  此处是辛鸾母亲生前的寝宫庆云,因先王后也怕热,所以有个殿内有一汪好大的水池,供她与女伴夏日嬉戏。从邹吾的视角看,辛鸾就瘫在那棵玉山圆柏之下,眨巴着那一双小眼睛,一边吃东西一边着看他。

  时风月说,辛鸾的眼睛就算好了,也回不去以前可以夜视数里的目力了,他不能大悲大喜,不能伤心流泪,不然眼睛迟早有熬坏的一天。

  而从辛鸾的视角,只能看到一只湿漉漉的大猫扒着木板直勾勾地看着他,木板被他压得微微发沉,发出咯吱的声响,辛鸾心想:我的老天啊,他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是有多沉啊?!

  辛鸾伸出赤裸的手臂,拍了拍木板:“上来。”

  大猫前爪用力,整个身躯一气跃出水池,湿淋淋地扑上岸,欲将辛鸾裹在身下,辛鸾一个巧劲儿,化身凤凰反而把他翻倒,然后他开始笑,咯咯咯地笑个没完,白毛和红羽被水打湿成一坨一坨的乱飞,两个人不断地缠绕翻滚,时而兽形,时而人形,人形时发丝潮湿凌乱,伴着辛鸾的笑声,一劲儿地在玉山圆柏下折腾。

  等一回合的云雨过去,溅在木板上的水迹都干透了,邹吾嫌热嫌累地趴在木板上睡觉,辛鸾却还精神,坐在他屁股后面,不断地撸他雪白雪白的大尾巴,一边撸一边叹,一边撸一边叹:“这可真软啊,这可真软啊……为什么你能这么软啊……”

  邹吾半梦半醒中皱眉,简直是被他嘟囔得烦了,转了个身,叼住他的腰让他好好躺下,午睡,辛鸾陷在他的半干的皮毛里,翻了个身,把脸埋进去,闲不下来地伸着手臂拂乱他的白毛,一个人折腾出各种姿势,等到终于累了,意识一断,昏沉沉地躺在邹吾身上,睡了过去……

  他们这些日子事情多,筹粮说是筹粮,其实到西境之后处理起来就不止是粮食的事情:西境内廷劝辛鸾晋帝位,他本就有此意,也不耐烦三次三让的矜持,有人跟他说了一次,他说会考虑,他外祖之后又跟他说了一次,他便答应了。

  自那之后,西境各方的关系算是一起走动了起来,筹粮募款各大士族踊跃地表现,沾亲带故地来他这儿谋些职位恩典。西境氏族势力错综复杂,从他母亲那一支算出去,稍有些地位的都和辛鸾挂着血缘关系,这一大摊的事情肯定没有打仗难,但是繁琐,辛鸾要厚结这些出钱出粮的亲信,没办法的只能和他们左右周旋,而所有请托之事中,其余都好说,最难办的就是给粮运中安插人手。

  战时不比平时,粮道就是钱道,自古军粮运输从装运、过磅、水运沾湿、车马漏袋、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手续都有无数种侵吞的手段,往往运输到前线十之存一,没喂饱前方战士,倒是喂饱了无数官吏的贪腐。

  后勤军需这些徐守文熟,从进入西境之后便是一身布衣地深入运粮前线,不断矫正这一整个环节的弊症,诸如将繁琐的手续简化,多余过磅的铁钩换做木棒,对运粮的“正常损耗”进行严格的收紧。

  在徐守文没确定出最终方略前,辛鸾应对那些士族也没有个准话,整日打着哈哈,被缠得烦了就跟邹吾跑出去看地形,邹吾驮着他走山走水,教他如何勘测,还说现在许多作战地图与实际地形不符,需要安排一批人亲自徒步去实地测量再细化一番,不然主将桌上地图不够精确,打仗迟早要误大事。

  那一日他们踩着夕阳回到锦都城,正瞧见徐守文敲着后背往城内走,一身布衣沾满了白面,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腰不直,背不挺,两眼呆滞,脚步虚浮。辛鸾乐了,从邹吾身上跳下去蹦蹦跳跳地去追他,徐守文被身后忽然的一巴掌拍得差点两腿跪地,回头看到是辛鸾,气若游丝地摇摇头,话都说不出了。

  辛鸾倒是兴奋,对他说:“正好正好,你跟我回去见见那帮人,他们肯定是在庆云殿外等我赴宴呢。”

  这主君是没有人道了,誓要榨干手下最后一点力气,徐守文露出难色,别别扭扭地问:“那殿下,您容臣去换身衣服……?”

  “不用不用,”辛鸾高兴地对他说:“你这样正正好好。”

  当夜晚宴,就是徐守文在西境权贵们异样的目光下,历数漕运粮路上的无数贪弊陋习,从那些鼓动放弊的规定,到某某过分的贪弊之人,席上有人听得皱眉,问辛鸾,“这位上台说话的后生是谁?言词可信乎?”辛鸾笑意可掬地答复,说这是他幕中一号人物,主管西南战时钱粮的二把手。

  席上客先是一惊,再是茫然,问道:“小徐大人这般紧要的职务,怎能布衣去漕运码头监工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