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还算你来得不晚,现在观德殿内外臣正出入宫廷,还在人流交替的时候,不然等会儿人走空了,你可就可疑了。”那冷面的女官自有王庭众人的矜持和傲慢,也不和他多解释,招招手就让他跟上。

  殷垣不曾入过宫廷,此时只有惴惴,在他们之前,奉着香几、银五供的内监还被守门的侍卫盘查牙牌,不想到了他们这儿,女官解下了身上的玉佩一扬,侍卫二话不说便将两人放行了。

  殷垣心中大奇,猜出寻自己的人恐怕身份不浅,可是一时又实在想不出自己曾与哪位贵人有过这份交情,不由等疾行出一段路后,悄声上前询问尊主人是哪位。

  女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吐出几个词:“明堂,况俊宗,斩马。”

  刹那间,殷垣的眼睛都瞠大了。

  这三件事连起来当时他也在场,他可不敢忘!他心底卷起风暴般的喜悦来,万不曾想到居然是公子襄纡尊降贵地召见于他!

  不过殷垣思绪一转,又生出疑惑来,他颤抖着手从袖中摸出一块银钿,谦卑道,“不过……这位姐姐,公子襄乃宗室子弟的翘楚,此时此刻,难道不是应该在观德殿朝夕守灵的嚒?”

  西旻看了他一眼,毫不避讳道,“济宾王罚了公子,说他‘行止有失,不必守灵’,将他幽禁于鸾乌殿了。”

  “这……”

  殷垣眉梢狠狠一跳:如今朝廷是济宾王生杀予夺在上,未继位大统,却形同帝王。哪怕是他们这些极力捕贼寻找含章太子的臣属,心中都有数,知道这位太子就算回来了,也未必正能登九五之位,而将来的东宫很有可能就在济宾王五个儿子之中。

  他不知道公子襄犯了什么过错,但济宾王此时幽禁公子襄,国丧期间不许他与其他宗室子弟和朝臣一处守灵,可算得上极严厉的惩罚。然,他同时又让他居于太子东府的鸾乌殿,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要将来正位东宫的意思——这一奖一罚,矛盾得实在耐人寻味。

  “不该你琢磨的不必琢磨,公子传你来不过问你些事情,你好好奏对就好。”

  西旻看他眼珠转得飞快,知道他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般,但她懒得多说,引着这个外臣折过殿门最后一个拐角,指了指一棵巨树下的殿门,让他自行进去。

  ·

  殷垣从来不曾想过王庭的鸾乌殿内居然会如此阴冷。

  偌大的宫殿没有侍应,没有火盆,更没有人气,他进殿之前,还匆忙中仰头瞻望了一眼殿外那棵闻名遐迩的桑榆大树,谁知这一看才知榆树已然枯死,只剩下桑树独枝而立——若不是殿头匾额的三个鸾乌殿大字,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个处处荒凉的宫宇竟是东宫。

  “找你来是问问你们署内布防,西旻与你说了罢,本宫现在被罚禁足鸾乌,消息不太灵通……”

  殿内昏暗,宽榻之上少年只披一件暗紫色的单衣,大开着襟口,懒懒散散地开口,“有什么说什么就行,部署了什么,线索追查得如何,什么时候能捕获贼人。”

  殷垣知道公子襄与含章太子感情亲厚,他关心这件事在情理之中,便跪伏于地滔滔不绝起来,“……私署现双管齐下,一则将邹吾兄弟所有人情往来调查一遍,追往所有可能藏身之处,二则,京中三营排精锐往大小城池下发海捕文书,附好上了图影……”

  “殷垣。”

  上首的少年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威严十足。

  他问,“你看我是像是找你来说废话的样子吗?”

  殷垣惶恐地抬头说了句不敢,一瞥的余光才看出公子襄的左臂似乎是负伤了,薄薄的单衣没有系紧,底下露出赤裸的胸膛和架着胳臂的白色绷带。

  “我问你说,许将军知道吗?”辛襄也不跟他废话,倾过前身,逼视道,“她手下五千兵士,我听说最初化整为零布控到了京畿主路线上,大雪阻路,如今一来一回并不容易,想要收拢部队怎样都要耗费数天,你们署内现在分配的人手还足够嚒?”

  这话问的有些奇怪,像是在担心他们的人手,又似乎另有意图。

  殷垣紧张地整了整衣袖,不着痕迹地回答,“公子说笑了,我们是捕贼,不是去打仗,许将军麾下这些军人上阵杀敌无可挑剔,但是哪能真的让他们从事追捕、动武缉拿。”

  “哦?”

  辛襄眉梢一挑,“那你们署内策力者为谁?说说罢?也说说都出了什么杀手锏。”

  殷垣以额触地,款款而道,“报公子,本署并非一人策力,而是群策群力,其中人员大多官小位卑,公子应该没有听过名字。”

  辛襄的喉头艰涩地动了动,没说话。

  只听殷垣继续道,“署内部署繁多,单就武侯就调用了神京的柳营、鹰扬、雀山;严查检录一项,就涉及了城门监、市署监、车马监全国七大署,其中为防贼人偷乘官载、货载、民载车马潜出潜入,从即日起任何货物流通都将公验收紧,民用运载不再受理,官用运载按城池大小限量,一城一证,合盖三道印章……此外还有邸报传送、钱市调用、官道驿站……”

  殷垣不愧是过目不忘,娓娓而来多番策应。

  辛襄越听越心惊,殷垣说的许多细节,便是他自己也不曾听说,他心知邹吾是一介御前侍卫,若完全以武力追捕或许还有一搏之力,可是这恢恢天网,简直是举全国公器之力搜捕,哪有人还能缜密到全部逃脱!

  他哑声:“齐二这次竟想得这般周到?”

  殷垣听辛襄如此评价,心中不由自得起来,郑重答,“公子说笑了,这些哪里用上司来想呢,我们这些人虽是小吏,却也存了为国效力的心,千里追寻、问讯缉拿、案牍公文、市易钱粮,本就是我们各自擅长之事。天罗地网已成,只要贼人在任意城池现身,就不愁抓不到他们。”

  ·

  公子襄手指烦躁地敲了敲案几,不说话了。

  他询问殷垣,本来一想测一番齐二编了多大的网,二来是想试探父亲放了齐二多大的权。其实在听殷垣说他任用小吏的时候,他已经感觉不好了,他与齐二从小相交,知道他是个多目无下尘、眼高于顶的人物,而他如今纡尊降贵、求才若渴如此,他就知道他是下了天大的决心。

  齐策与自己一般年纪,此时正是雄心勃勃、欲崭露头角之时,想来抓捕到邹吾卓吾之后,为了暗中逢迎他父亲的心思,一定会将阿鸾以护送回京之名,阴令人绞杀他于无形——现在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了。

  “我且问你,”辛襄开口,“你们署内齐策之上还有何人?”

  “额……”殷垣不妨他忽然这么问,迟疑了一下,“齐大人就是本署上官,他之上,再无旁人。”

  辛襄一喜,瞬间心生一计。

  他嘴角缓缓绽开一抹笑意,语气却依然板着:“署内有定策之人,却无监察之人,胡闹。”

  殷垣愣住了,觉得公子襄这句话简直不合常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他既然急于救出弟弟,怎么会让私署再受人节制?!

  就在殷垣狐疑时,辛襄迅速在脑中廓定计谋。他于宫中生活十几年,王庭之内,皆是眼线,他接到消息:那夜值房之后,公良柳等老臣虽然缄口不言,默契地为父亲文过饰非,却也心中内疚难安,齐齐上疏致仕,而父亲因为国丧期间,肱骨大臣不得轻辞要职而将这几人的疏文留中不发。

  这是绝好的人选,一来,他们作为这宫变的亲历人,会一眼看破这追捕的深意;二来,他们心中懊悔,更有可能将阿鸾保全下来;三来,他们位高权重,资历之高,完全可以牵制齐二!

  辛襄不强求他们参与定策,或者承担任何定策的责任,也不在乎邹吾卓吾兄弟是死是活,想的只是一旦情况遭到极点,阿鸾被捉,在他伸手不到的地方,他们这些老头子出面,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由上至下保住阿鸾的性命!

  如何联络如何劝服如何推动,辛襄在心中迅速有了章程,他终于露出这一晚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来,瞧着阶下的殷垣柔声道,“殷吏员辛苦了,以后你们署内消息,本宫还要多辛苦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