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张立树没客套,伸手接了过来,只不过将其中的三分之一又递了过去,在崔实不解的目光下,他道:“既然是与我一起做,做成了生意你自然也得分上一部分。”

  崔实大喜,比起到手的十二两银子,这一笔银子来的更让他开心,这可是他凭自己本事在码头赚得第一笔钱!

  “行了,今日就到这,你也早些回去吧。”

  天色虽早,只是两人都没了继续的心思,只想着赶紧各自回家告诉家人这件大喜事。

  与张叔分开口,崔实便回了家,结果太早根本没牛车回村子里,他也不愿意干等,干脆靠着一双腿走回去。

  一人走着小道,还在半路时遇到了一辆交擦而过的马车,崔实停下步子,一脸的疑惑,这次他肯定没看错,马车上坐着的居然是大伯娘和贞儿?

  天色不早,这个时候去镇上?还是坐着马车去的?

  将疑惑压在心底,崔实继续埋头赶路,半个时辰后到了村子,也不与上前搭话的乡亲们多说,快步回了家。

  院门大敞,崔实冲进去后在家人诧异的眼神下将大门关上,然后掏出银子嚎叫:“卖出去,我们赚大钱啦!”

  还未高兴多久,一巴掌就拍到脑后,朱大英扭着他的耳廓道:“乱嚎什么,你给我小声着些。”

  崔实疼得呲牙,连连告饶。

  朱大英不理这个傻小子,抢过银锭子笑得合不拢嘴,结果看到银锭子上的牙齿印,不用问就知道是谁咬得,又是一巴掌拍了过去。

  崔实没躲,挨了一巴掌后,傻笑道:“两个船商一共定了一千两百把梳子,定好一个月后交货,这些都是定金,交货后再结账。”

  说着时,将一些零碎的同伴也掏了出来,除开定金之外,他还将介钱的事都一一说清楚。

  张叔给他的介钱是总共的三分之一,有八百文出头,他一并放在桌面上。

  朱大英想了想道:“这钱是你自己靠本事挣得,就自个拿着吧。”

  崔实有些迟疑,不由望着旁边站着没说话的小妹,其实他很明白,如果不是小妹,他没机会去镇上跟在张叔身边,更没可能卖掉木梳赚到介钱。

  崔小云将一堆铜板往二哥身前推了推,随即笑道:“二哥挣了钱,可得给我买些零嘴吃。”

  崔实瞬时笑眯了眼,连连点头。

  余氏更是眼眸带泪光,激动的不行,赶紧应着:“一定买!明日就去镇上,小妹看上什么都让你二哥掏钱。”

  院子里响起了笑语声,哪怕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的刘氏,看着桌面上的银锭子,也跟着笑着说着。

  崔实将镇上的事从头到尾细细说来,说有人没看上、说有人觉得价钱太贵没买、也说了在东头被嘲讽的事、接着就是殷家的大船。

  “张叔说殷管事一开始是没打算要,是因为不知道什么人给他带了话,才要了一千把木梳。”

  朱大英不在乎这个,挥手道:“你别管这些,只安心跟着你张叔做事就成。”

  崔实重重点头,娘和张叔都这么说,那肯定是对的,他踏踏实实做事就好。

  不过,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带着不确定的道:“我之前在船上好像看到一人。”

  “看到谁?”

  “像是章家小儿。”

  崔小云抬眸,本有些心不在焉,这下特别专注了,只是没好意是开口直接问,而是等着二哥接着说。

  崔实挠了挠头:“我想应该是看错了。”

  朱大英鼻子出了一声气:“定是看错,就章家那个大手大脚的小混混,还能跑到船上去?我可给你们提个醒,就是手中有钱,也不能跟着这个小混混一样当个败家子。”

  两兄弟赶紧摆手说不会。

  而崔小云却扬了扬眉头,娘和哥哥们都觉得是看错,可她却绝对不会,或许那个与她有相同经历的男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了呢。

  第31章

  崔小云有些好奇:“那是上京的商船?”

  “是咧, 可大可大了。”崔实挥着手描绘着,是他见过最大的船还有幸离得那么近,听说如果和船商有些交情,是能被请到船上去,就如上回张叔带着他们上船一般。

  只是当初的船小,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上殷家的大船。

  一边奢望着一边继续描述着码头的景色, “有机会一起去看看?运气好碰到小船商经过, 有不少价钱低廉的物什出售,码头上也有不少零嘴, 种类多也比小巷子里的便宜。”

  经着崔实说着,其他人听着听着也想去看看,朱大英干脆挥手答应,明日就去镇上码头走一圈,正好家中有些东西要添。

  这时,韭菜肉的饺子短了上来,一个个又白又饱满, 光闻着口水就止不住,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才从作坊上回来不久的崔里身上, 就等着他起筷子。

  崔里也忍不住, 这么多饺子, 个个都能敞开肚子吃,赶紧拿起筷子道:“吃吃吃,咱们边吃边说。”

  几乎瞬间,几双筷子拿起, 朝着中间的碟子就夹,没过多久便响起了赞叹声,一个一个吃得特别欢喜。

  一连六七个饺子下肚,稍微饱腹之后才又开始说话。

  “小妹,一月后就得交货,是否来得及?”崔实问着,时间赶不上他们可是会罚款的。

  崔小云摇头:“现在一日最多做三十把木梳,一月后也才九百多点,还得再聘几人才行。”

  当爹的崔里见儿女商议,也不插话跟着在旁边点点头。

  “聘聘,再聘几个都成。”这时的朱大英可不觉得心疼,聘来的人拿的多他们也赚得多,请人来替他们赚钱,哪里会几心疼,“正好明日要去镇上,再去安吉那聘几人。”

  崔小云点头,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