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1 / 2)





  黑暗中,赵从突然道:“连草,今天是正月十五。”

  “嗯?”

  “前世你离我而去的那一天,便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宫里边再也没有见过烟花和元宵,我还记得,有一年,我抱着云奴在紫宸宫外的走廊上看月亮,那月亮又大又圆,很是漂亮。”

  “云奴突然问我,月亮是不是宫里的,我说不是,他就说,那太可惜了,不能把它摘下来送给阿娘,我当时哭了,连草,我和孩子都很想你。”

  连草早已泣不成声,头枕的被褥湿了一半,她搂着赵从的腰,道:“别说了,别说了......”

  赵从的声音有些哽咽,趁着月光摸着她的脸,眼睛里涨满了柔情,“我受过那样的苦,所以不会叫你也受一遍,所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回来。”

  连草点头,满脸的泪来不及擦,便捧着他的脸去亲。

  亲到后来,两个人都有些难舍难分。

  连草去吻赵从的喉结,惹得他轻哼出声,“娘子,别,孩子......”

  连草搂着他的肩膀,小声道:“你轻些便好......”

  话音未落,赵从便抬手一挥,绣着龙凤图案的床帐落下,将两人彻底隔绝在这一方小天地内。

  第60章 生子

  到了出发的日子, 赵从身穿黄金铠甲,站在连草跟前问她:“好看吗?”

  连草点头:“好看。”

  赵从笑起来,伸手捧着她的脸, 吻上额头:“我走了。”

  连草眼眶有些发热,她低下头,摸着自己的肚子, 道:“嗯,等你回来,这孩子想必已经出来了, 若是回来的早,说不定还能赶上他的百日宴。”

  赵从的手在她肚子上停留许久, 在一声号角吹响的后, 还是转身大步出去, 跃上了马背,他回头望了一眼, 瞧见连草在看着自己,便对她展颜一笑, 随后一甩马鞭,率着黑压压的人慢慢出了皇城。

  瞧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连草忍不住扶着肚子走下台阶, 想要离他近一些。

  寒风萧瑟,吹得她脸颊生疼。

  “娘娘,外头冷, 咱回去吧。”钱氏扶着她,接过宫人递过来的大氅给连草披上。

  连草呼出的气在空中生成白雾,她眼睛盯着前方,仿佛自言自语道:“这样冷的天, 也不知他带没带够衣裳。”

  赵从是天子,身边人自然什么都替他准备妥当了,只是连草心里牵挂着着他,所以总是放心不下。

  钱氏又温言宽慰她几句,好说歹说才将连草拉了回去。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三月里,春暖花开,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连草正在和未出嫁的九公主赵嫱在廊下晒太阳,突然觉得肚子一痛,张口便叫出声:“孩子......”

  赵嫱已是慌得乱了神色,她握着连草的手道:“皇嫂,别怕别怕,我去叫他们找太医和稳婆,你自己沉住气别慌。”

  一阵兵荒马乱,连草不知何时已经被转移到了床上,宫人们忙进忙出,准备着给她接生。

  稳婆掀开被褥看了一眼,随即跑到连草跟前跪下,道:“娘娘别怕,皇嗣怕是还要几个时辰才能出来,您节省了力气,等孩子出来的时候再用劲儿。”

  肚子一阵疼似一阵,连草的鬓发全乱了,因为出汗,湿漉漉的黏在脸上。

  她两只手抓着床头的吊绳,轻轻点头。

  又是一阵疼痛袭来,连草忍不住叫出了声,眼角的泪如水般涌出,湿了枕巾。

  她忽然十分想念赵从,也不知他如今在哪里,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天杀的......”她说着说着,忍不住轻声啜泣。

  ......

  与此同时,在朝廷的边塞外头,格勒草原上,正骑在马上的赵从突然觉得有些心悸,他抬手捂上左胸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

  连风不知发生了何事,只得小声问道:“陛下?”

  赵从立即抬手,示意自己无事。

  刺骨的寒风往他的脸上刮,快要看不清前方的路,“前去探路的哨子可回来了?”

  “是,他言乌维的大军已向岐山方向退兵。”连风骑在马上探头过来,道。

  赵从眯起了眼睛,指了一条全然相反的道路,“他们在那儿。”

  连风道:“陛下是怀疑我们的人被收买了?”

  若非如此,怎么不信哨子的话。

  赵从摇头,“子穆,若你是乌维,会选那一条。”

  “臣选......”思索片刻,连风便明白了,“陛下英明。”

  往岐山的道路虽离匈奴的老巢近,但此路尽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若是有人在那里布好了埋伏,他们的人便是插翅也难逃,而从另一条路回匈奴王庭,虽远了些,但道路开阔,一望无际,没有屏障,他们也能立即发现汉军,准备作战,不至于失了先机。

  “想必两条路皆有人马,只是大队人马从大路撤回,臣猜想乌维是想我们兵分两路,好分散咱们的兵力。”连风想了想,道。

  赵从点头,随后看了看天色,道:“走吧,去端了他们的老巢,这些年,咱们也算是忍够他们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