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连草在家里等了两日,这两日间,她不断差人去街上打听匈奴人的消息,却一无所获。

  听说,今日,那匈奴使团又一次进了宫,面见圣上。

  她不禁有些担心,赵从别不是骗他的吧?

  匈奴人哪有一丝终止和亲的意思?

  连草无精打采地坐在凳子上,双手撑着脸颊,瞧着眼前的沙漏出神。

  “姑娘?”

  “什么事?”连草淡淡道,别又是父亲叫她去看他做法吧?她可不去。

  钱氏从外头进来,面上带着笑意,道:

  “姑娘,您不是叫人一直打听匈奴人的事儿吗?方才有个小丫头去街上买胭脂,听那胭脂铺里的人说匈奴人要走了,她一回来,便告诉了老奴。”

  连草听了这话,喜上心头。

  她猛地站起,险些将那沙漏给打翻了,抓着钱氏的胳膊便问:

  “奶娘,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姑娘要不信,我现在就叫那丫头进来,采莲——”

  叫采莲的丫头进来,见了连草便行了一礼:“姑娘好。”

  连草抬手叫起,细细地问了她一遍,她说确有其事。

  采莲还道:“听人说,那些匈奴人不老实,都进了咱们长安城了,还暗地里派暗使传递消息,太不将咱们大恭当回事了。”

  “他们还说,那匈奴的单于也混入了使团,乔装打扮进了长安,怕是来刺探什么机密的,姑娘,您想啊,都这样了,咱们陛下能高兴吗?那些匈奴人瞧着不对,肯定就灰溜溜地走了。”

  连草越听,嘴角上扬的弧度越大。

  这样一来,想必若云姐姐不必再和亲了。

  赵从果然没有骗她。

  连草高兴极了,指着采莲道:“好丫头,跟着奶娘去领赏吧。”

  说着,便转身跑出了屋子,头上的发带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度。

  她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若云姐姐。

  谁知,刚走到门口,便见门口停着庆阳侯府的马车,很快,便见一双素手掀开了帘子,那双手的主人瞧见她,张口便唤道:

  “连草!”

  连草忙提起裙摆上前去接她。

  左若云下了车,也不在乎什么淑女的形象,大步跑到连草跟前,一把抓着她的手,喜极而泣。

  “我,我不用和亲了!”

  连草替她感到高兴,抬手替她擦眼泪,“恭喜姐姐!”

  左若云猛地抱紧连草,哭道:“定是那日我跟陛下说的话,他听进去了,连草,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若她不是听了她的劝,进宫向陛下陈情,恐怕还是免不了踏上和亲的道路。

  连草抱着她,拍着她的肩膀道:“这是姐姐你的造化,与我何干?”

  可不管她如何说,左若云都一口咬定是她的功劳,弄得连草苦笑不得。

  两个年轻美丽的大家闺秀在门口这样哭笑作一团,自然引人注目。

  连草往门外看看,道:“姐姐,咱们进去吧,好多人瞧着咱们呢。”

  这样一说,左若云也有些难为情,她用帕子擦了擦眼泪,拉着连草便要进去。

  在一旁的人群里,站着一位身形高大,面容俊朗的男人,他盯着连草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他们骗了他!

  她哪里是什么庆阳侯府的姑娘,分明是韩国公府的姑娘!

  那些恭朝的官员简直是在拿他当猴耍!

  一旁跟他一同身着汉服的侍从小声道:“大汗,咱们该走了!”

  乌维咬紧了牙关,眼睛里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他发誓,总有一天,他会踏平中原,叫中原皇帝跪在他的脚下称臣,叫那姑娘做他的阏氏,他要让所有侮辱过他的中原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乌维最后望了连草的背影一眼,很快随着侍从消失在人群中。

  马上要踏过门槛的连草忽然觉得不对劲,仿佛有什么人在用眼睛牢牢地盯着自己似的。

  她心里有些发毛,转头去瞧,眼睛在人群中掠过,却并无发现异常。

  “怎么了?”

  左若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随后,疑惑地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