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春去秋来,两年的时间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

  这两年中,因为七彩几乎把全部心思放到学习中医上,再加上她超凡的记忆力,几乎掏空了周师傅的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可以说她比很多大学生做的都出色。

  剩下的号脉、针灸等技能,需要七彩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获得更娴熟出色的技能。

  为了不耽误学业,七彩要回镇上上初中了。

  周师傅看着眼前依旧是个孩子的小徒弟,不由感慨了几句:“我当时收你为徒,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把我所学掏空。唉,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以后还得看你们年轻一辈的。”

  杜念生笑着说:“师妹比我当年可是厉害多了,不得不说,我真比不上师妹有天分。师傅,您也别感叹了,我看能赶上小师妹的没几个,您收她当徒弟,是捡大便宜了。黄伯伯每次来都说后悔没收师妹当徒弟……”

  周师傅这才笑着说:“哈哈,他爸家族传承看得更重,谁让他家祖训不收外人当徒弟的,还才便宜了我。确实,你师妹学中医非常有天分,这两年下来,她对各种药材的了解程度,怕是你都比不上,就连她熬制的汤药和制作的药丸,效果也更好一些,不得不说,她真得有天分……”

  确实,谁让七彩有木系异能呢。很多药材都是植物,木系异能能让七彩更容易认识和深入了解各种药材的药性,并且善加利用。比如熬制汤药和制作药丸时,她能更容易在适当的时间,把各种药材的药性近乎完美的发挥出其作用。

  最后,周师傅跟七彩说:“学无止境,虽然我把我所学都教给你了,可是中医传承不只我知道的这些,你想把中医学好,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回去以后好好上学,将来你也可以跟你师兄一样考中医大学,到时多跟老师们学学,集各家所长,再加上你自己的优势,希望你以后能在中医上有不凡的成就。”

  “当然,以后你周末放假,还是得到我这里来学习各种脉案,针灸推拿……”周师傅交代完后,又给七彩一个惊喜:“听你师兄说,你们村离镇上有段距离,上学的话还得走路去,很是不方便。我让你师兄给你选了一辆自行车,你回去学学,以后可以骑车去上学。”

  七彩:“师傅,自行车太贵重了,一百多块钱呢,您说买就买啦?”

  “我就你和你师兄这俩徒弟,不给你们花钱给谁花。当初我也给你师兄买了一辆,就是咱院里那辆,现在给你买了,你就收下。”

  七彩笑嘻嘻地跟师傅说:“师傅,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啦。以后我跟师兄会好好孝敬师傅的。”

  两年下来,七彩跟师傅混得亲如祖孙。现在她已经可以顺其自然地接受师傅所送的礼物。当然,她会一一记在心里,以后会加倍孝敬师傅。

  七彩早已盘算过,以后回找机会把她意外所得的医书拿给师傅看。也许对师傅来说,能让他多看几本古医书,是让他最欢喜的事了。

  第66章

  最后周师傅交代大徒弟:“下回歇班, 你把你师妹送回家。”

  杜念生爽快地应下:“是,师傅。”

  完了他又跟小师妹贫嘴:“七彩你走了, 我和师傅会想你的。”

  “师兄,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你干嘛说的跟生离死别似的。”

  杜念生毕业以后, 被分配到本市中医医院当医生。倒是方便就近照顾师傅了。

  他以前就打算好了,以后给师傅养老, 所以选择工作地点,当然选离师傅近的地方。再说这地放也是他长大的地方,住了十几年有感情了,他更喜欢这边。

  杜念生从未想过回老家那边当医生。虽然爷奶愿意让他回去,可是他觉得, 老家除了要祭拜的父亲, 可偶尔关心他的爷奶, 让他牵挂的不多了, 回不回去无所谓。

  相比而言, 还是教导他长大的师傅更重要些。

  杜念生知道, 如果当初不是师傅拉他一把,把他从老家带出来, 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他。也许他会跟村里的孩子一样, 不对,他还不如村里有父母的孩子。他只能寄人篱下,过着贫苦的生活,可能一辈子都挣扎不出那个窝。

  所以杜念生特别感激师傅, 看待师傅比老家那些亲人更亲,以后也要给师傅养老。师傅抚养他长大,他要陪师傅后半辈子。

  杜念生歇班这天,跟师妹拜别了师傅,骑着师傅给师妹新买的金鹿自行车去了车站。

  当下汽车的车顶可以载重一部分体积大的货物,七彩的自行车就是放到汽车车顶上运回来的。下车后杜念生和七彩不用走着回家了,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儿功夫就到家。

  “七彩,还是骑自行车快,是吧?”杜念生感受到身边的微风,又说:“也比走路凉快点。走路太慢了,原先从镇上走到你家得用二十来分钟,现在十来分钟就能到你家了。”

  七彩坐在后座上,悠悠然跟师兄说:“自行车当然比两条腿快了,要不师傅为啥给我买自行车。”

  “哼,你就得意吧,这自行车还是我给你挑的。”

  “那谢谢师兄了,师兄的眼光是一流的。”

  相处时间长了,七彩也学会跟师兄耍贫嘴,谁让师兄来爱逗她呢。

  师兄妹很快到了河上村。

  两年过去了,饥荒早已远离村民。当初村民们好不容易熬到六零年秋天,村里的食堂才解散。后来自留地又重新分到各户手中,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村民的日子慢慢好过起来。不管吃得好不好,起码现在吃饱饭没问题。

  杜念生骑着崭新的二八自行车,带着七彩回村时,有人问他们:“七彩,你们这次骑自行车回来的吗?够远的,骑了多长时间啊?”

  杜念生哈哈笑了两声说:“大叔,我们不是骑自行车回来的。这是我师傅送给七彩的自行车,我们回来时把车子放到汽车顶上,坐车回来的。”

  大叔吃惊地张大嘴巴问:“你师傅可真大方,竟然送七彩自行车。”

  杜念生送七彩回来,还给送了一辆自行车回来,很快在村里起了轩澜大波。

  “我师傅不是听说七彩到镇上上学得走挺远的路吗,他这是心疼我师妹,就送了辆自行车给她用,方便他上学。”

  等两师兄妹走了,这件事很快传遍全村。

  “听说了吗,七彩不是在城里拜了个师傅吗,听说她师傅可大方了,竟然送她一辆自行车,让她骑着上学。”

  “我也刚听说,这么好的师傅,可是打着灯笼难找,不知道人家还收徒弟不?”

  这年头师傅收徒弟,一般在徒弟没出徒前,过年过节徒弟都得买东西孝敬师傅,就算出徒后,也是如此。师傅送徒弟东西也有,但是大方的很少,送自行车这种大件的更是极少。

  自行车可是大件,一辆一百五六,还得有自行车票才能买,农村买得起的人家有,但是不多。在农村,一般人家不是孩子结婚,真舍不得买。

  “七彩拜的师傅太好了,居然还送徒弟自行车。”

  “谁说不是啊,要是我家孩子也能拜个这么好的师傅好了。”

  不止此人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