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有了这种年头后,柳青青甚至开始考虑附近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她首先想到的便是程茂田,因为两家离得近点;再一个,赵英子上吊还没过去多长时间,这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柳青青怎么会忘记呢?

  在柳青青看来,程茂田还真是个合适的人选。

  其一,他已经分家单过,她妈嫁过去不用受婆婆磋磨。而且柳家跟程家是邻居,柳青青知道程奶奶的脾气好多了,起码是个讲理的人,而且对儿女没有太偏心。反正肯定不会像她那个毒奶奶那样磋磨儿媳妇。

  其二,程茂田家里只有两个闺女,她妈要是嫁过去再生个儿子,还能在程家或者说在程茂田跟前立足。闺女早晚得出嫁,就连她也一样,所以她妈要是真嫁给程茂田,再生个儿子,日子应该不会太差。

  其三,她没听说过程茂田是个打媳妇的男人。好像程家的男人都不跟媳妇动手,两口子吵架顶多是吵吵几句,她住在隔壁时,可羡慕程家一家人相处得好了。

  柳青青考虑了程茂田的条件,再考虑村里其他光棍的条件,觉得都不如程茂田好点。

  可是吧,这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柳青青知道程茂田会再找媳妇,可她妈不一定愿意嫁人。她还得现问问她妈啥意思再说。

  柳青青打算回家再跟她妈谈谈这事。

  第三十一章

  等刘大夫给青青妈包扎完后,青青妈没有拖欠费用, 回头让柳青青给送去两毛钱诊费。

  青青妈要是在柳家被砸破头, 别说包扎了,能让抹点锅灰止血就不错了。

  然而自打娘俩从柳家出来后, 会过日子的她们平时攒下点好东西,会拿到供销社换点钱。过日子吗, 就算不缺吃穿,手头一点钱没有可不行。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找大夫看病,不得花钱, 总不能临时去借钱看病。

  这年月家家日子不好过,借钱也不好借。娘俩有心数, 早已攒了二、三十块钱应急用。等年底算了工分,要是去掉吃饭还有余下的话,应该还能分点钱。

  反正现在的日子比在柳家好过多了。

  柳青青回到家后,看了看依旧年轻的妈,张张嘴, 不知道该不该提。可柳青青想想她妈也不容易, 年纪轻轻守寡不说, 还一直受婆家磋磨。

  作为朝夕相处的闺女,柳青青知道她妈刻意掩藏的脸面清秀且白润, 好好打扮一下, 不比村里好多小媳妇差。可她妈却不敢打扮。为了不让二流子惦记,为了不让人说闲话, 她妈故意整天把脸弄得带着灰,遮掩了她的好相貌。

  虽然柳青青想提出让妈改嫁,有点对不住死去的爸,可为了能让妈过得更好,柳青青还是愿意让妈改嫁。

  毕竟柳青青的亲爸死得早,在她还未出生时就没了,她对亲爸连点印象都没有,更别说感情了。就算天生会亲爸有点孺慕之情,留她和她妈在柳家吃苦多年,也被柳家多年的折磨消失殆尽。

  单凭她妈说她亲爸再好,柳青青也从未感受到过。她只想这辈子不让妈受更多苦,让妈平平安安终老,在她有生之前多多孝敬妈。

  柳青青考虑再三,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妈。

  “妈,你看我奶奶三天两头来找茬,咱日子过得也不素净。”

  青青妈发愁地叹口气,“那有什么办法?你奶奶就那脾气,她要不来找茬才怪呢。再说,我也没有娘家依靠,咱们除了呆在河上村,也没地方去。”

  要是有娘家的话,但凡娘家不嫌弃,她也想带着孩子逃离婆家的折磨。她倒是不怕受苦,可她不想闺女跟着受苦。

  为了闺女,胆小的青青妈到底跟命运抗争了一回。虽然是在闺女的鼓动下离开柳家,可总算成功了。至于别的想法,青青妈再没有了。她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挺好,起码比原来在柳家的日子好了不知多少倍。

  柳青青咬了咬嘴唇,还是问出:“妈,你有没有想过再嫁?”

  “啥,青青,你说啥?”青青妈乍听到闺女问她改嫁的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还怕别人听到,赶紧到门口看看院里有没有进人。

  幸好外面没人,被人听到的话,再传到婆婆耳朵里,好日子又到头了。她婆婆不闹才怪呢。

  青青妈以为闺女是被婆婆欺负爬了,才问出这样的话。但是她没觉得闺女这样问很奇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家青青懂事早,很小就知道体贴她这个没用的妈,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青青肯定是看不惯婆婆经常过来找茬。

  不过青青妈还是回答:“青青,咱们现在日子过得还行。哪用得着妈改嫁。再说我还没忘了你爸,以后不许提这事了。”

  “妈,可是奶奶经常来找茬。现在都在队里吃喝,她也抢不走咱家啥东西。要是哪天不吃食堂分粮食在自家吃饭了,她来抢咱家粮咋办呀,咱没了口粮,还活不活了?”

  “不能吧,不是别的村也都吃食堂吗,听说城里也吃食堂,不能散伙吧?”青青妈觉得吃食堂挺好,起码比在柳家吃得好,吃得多。以前她们娘俩在柳家吃得最差,从来没吃饱过。

  相对于别人来说,吃食堂对柳青青娘俩还真是好事。要是分了粮食,凭柳家老婆子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薅羊毛占便宜的机会。

  “以前不都是在自家吃饭吗,食堂才办了几年,说不定哪天就散伙了。”柳青青可是知道,食堂吃到六零年就散了伙,队里重新跟大家分了粮食,让各回各家吃饭。

  青青妈听了闺女的话,不由颦起眉头继续发愁。要食堂真散伙了,说不定还真跟青青预料的那样,她奶奶绝对会来抢粮食,倒时可咋办?

  再说现在她们住的是队上的房子,也不好改动,比如说挖个地窖藏粮食啥的,肯定不行。哪天要是队里需要房子,她们娘俩连容身之处都没有。

  青青妈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愁得不行,可她一个连村子都很少出的农村妇女,也没文化,也没技术,更没胆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青青,现在还不到那种地步,真到了那种地步,到时再说吧。实在不行,我去求求老村长,让他给主持公道。”

  柳青青不得不提醒:“妈,老村长是会帮咱主持公道,可他忙着呢,哪有空天天帮咱的忙。你又不是不知道柳家那些事啥人,都恨不能把咱娘俩榨干吃下去,到时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问题是她年龄还小,她妈顶不起门户没啥用。暂时干不过柳家。就算有人帮忙,谁还能天天帮她们?

  因为她妈暂时不答应考虑再嫁的事,柳青青也没有再往下说,更没提她觉得程茂田条件还算合适。

  青青妈:难道只有嫁人一条出路了?可是,嫁人也不是那么好嫁的,何况她还带着个闺女。要是嫁人后,公婆还是不好相处,岂不是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窝?

  再说她这个年龄嫁人,除非嫁给找不上媳妇的老光棍或者是死了媳妇的男人。老光棍就不用考虑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有心思帮她养闺女。死了媳妇的男人,要是家里留下一窝孩子,她不得当后娘。

  后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她这种性子,估计连人家孩子都不敢管,嫁出去还是被人管的份儿,到时前窝留下的孩子能跟青青好好相处吗,能容下她吗……

  青青妈考虑的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事,一瞬间她想到很多。

  当然,嫁人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柳家不能明目张胆欺负她和青青,外人也不敢随便欺负她和青青了,她也不用怕别人再说些流言碎语……

  农村人对寡妇看法不少,大多还是不好的看法。比如说家里有干不了的体力活找人帮忙吧,有的女人不愿意让自家男人帮忙,生怕自家男人跟寡妇一不小心弄出不好的名声。还有,很多人认为寡妇是克夫命,命不好。

  谁愿意跟命不好的人多接触?谁不是生怕命不好的人带累自家的运势。

  当然,还有些寡妇本身不自重,带累了这类人的名声。

  青青妈虽然没有答应嫁人,但是这个念头已经在她心里留了个痕迹,说不定哪天因为某些原因,她就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