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1 / 2)





  但他一面觉得高兴,一面又有些不安和发憷。

  因为这一两年来他已经被他父皇拎着接触朝政,自然知道现在朝堂内外有多少是非。

  他坐到了金椅之上,看着下面两排大臣,道:“诸位大臣,父皇身体有恙,孤暂代父皇打理朝政,今日可有何要事需要商议?”

  杨首辅沉着脸不出声。

  兵部尚书王民和上前,道:“殿下,云南督府来报,道是云南各族继诛杀指挥同知周宽周大人之后,又派人刺杀了朝廷派去追查此案的御史和召各族入京朝拜的钦差大臣,行为狂妄至极,这些异族在当地更是多次欺凌迫害我汉族百姓,异族和我汉族之间已经爆发多次冲突,云南督府请求朝廷拨粮草和饷银,先发制人,征讨这些异族,以免陷于被动。此事还请殿下定夺。”

  赵允炜:......

  他道:“此事王尚书怎么看?”

  王民和沉着脸,道:“殿下,因着西北三年战事,国库早已空虚,现如今就是江南水患,亦拨不出半点赈灾粮食和银两出来,还都要大长公主和太子殿下......”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因为现在太子殿下已经换人了......

  他顿了一下就又继续道,“要大长公主和先太子殿下亲自前去江南筹集粮食赈灾,现在先太子殿下遇难,情况尚是不明,但就算朝廷不拨赈灾粮食,但今年的税收必然是大幅减少的。”

  “可陛下当初已经应下福建督府,兴建福建水师和战船......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朝廷却迟迟拨不下银子去。若是云南开战,邻国再卷入战中,怕是乱局非一年半载可平息。”

  赵允炜听得脑袋一阵生疼。

  他心道,这老头子真可恶。

  孤是问你要怎么办,你跟我东拉西扯说这一大堆有什么用?

  难怪父皇三天两头的吐血,敢情就是因为养了你们这一群人,不会解决事,只会烦人的。

  赵允炜道:“朝廷没钱,那王尚书你说怎么办?让云南督府跟江南一样,自筹粮草围剿那些异族吗?”

  王民和:......都说了这战不能打了,听不懂吗?

  杨首辅更是气得胡子都差点翘了起来。

  就这么个东西,就这么个东西,也敢坐这个皇位!

  西边说要打仗,你们自筹兵马粮草自己打,东边说要打仗,你们自筹兵马粮草自己打,怕是用不了几日,不用异族入侵,这大周自己就要群雄割据,四分五裂了。

  第94章 新元一

  杨首辅翘着胡子根本不想理会这东西。

  南边再没有任何消息过来, 加上赵允煊走之前的嘱咐,他是断断不相信赵允煊就过去两日生病病死了的, 所以闹吧, 随便这些东西怎么闹。

  杨首辅打定了主意不理会,但现在被问的兵部尚书王民和却不能不理。

  他黑着脸道:“殿下, 地方将领不得私自招兵买马, 筹集粮草,否则一律以谋反罪名处置。”

  这是大周最重要的律法之一,您不知道吗, 殿下?

  赵允炜一愣,竟接着就道:“那江南自筹粮草赈灾是如何一说?既然江南既然江南可以破这个例......”

  “江南的情况怎可和云南督府筹军粮相提并论?”

  王民和忍无可忍, 直接打断他道, “江南是大长公主亲自下江南主持赈灾, 筹集粮食药物的,而非地方将领筹粮以作军用!”

  “太子殿下, 若是您觉得云南的情况需要出兵, 而朝廷无军饷军粮可拨, 可亲自前往云南, 一来视察情况,二来鼓舞士气,三来筹集粮草,此事我大周并非没有先例。”

  “其实由建元帝始,先帝前,我朝每一任太子都需亲赴战场历练, 以晓军事。”

  他这真完全就是气话了。

  赵允炜目瞪口呆,随即是又惊又惧。

  在他失态之前,温次辅连咳了好几声,忙出来道:“王尚书这是什么话?我朝是有太子殿下出征的先例,但那都是在陛下安康之时,现在朝廷正是多事之秋,陛下又病重,若是太子殿下亲往云南,这京城又有谁来主事?”

  他真想说若是赵允煊在,你可敢说这样的话?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新太子吗?

  但这样的话说出来的确是怼了王明和,但何尝不也是让赵允炜没脸?

  所以温次辅只能自己憋住了。

  王民和冷哼了一声。

  云南之事温次辅本不想管,也不该他管。

  可明显太子不知道此事的深浅,这些个大臣不仅不尽心帮他,还明显在为难他。

  温次辅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道:“依老臣之见,不若就再派使臣前往云南,视察一下事情的深浅,再和云南督府好好商议一番,看此事到底该如何解决。”

  “好,孤觉得这个主意......”

  “怎么商议?”

  赵允炜的声音未落,就听到一直没的杨首辅沉着脸冷冷道,“是要依从云南督府的意思,将云南的赋税拨上七成为云南的军饷用度,还是要将云南的驻军从五万调升到十万,二十万?还是要允许云南自己开采铁矿,铸造兵器?”

  温次辅的脸一下子红了下来,脸红脖子粗道:“云南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们都尚不清楚,自然是要派人去视察一番再作定夺,首辅大人扯这么远是做什么?上次先太子殿下提出派御史和钦差去云南,怎么不见首辅大人这么多意见?”

  朝堂上吵了个热火朝天。

  不仅是为云南之事吵,北疆的事,福建的事,西北的事,江南的事,还有该当如何处置大皇子的事,甚至地方官员升迁的事,总之什么事都能拿出来吵上一吵。

  没人理会赵允炜这个“太子”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