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节(1 / 2)





  郑御史又来参劾。

  但他不是像之前康老郡王跟顾云暄所说的,参劾的是朝中新贵顾云暄。

  他参劾的是当朝次辅温时正。

  参他结党营私,德性卑劣,身为当朝次辅,仅次文官之首的首辅,总揽朝中政务,竟欲将长孙女嫁予已有发妻,原手握军权的西北战将,现兵部侍郎,西宁侯顾云暄。

  西宁侯不愿抛弃糟糠妻,温次辅为达目的,竟不惜对外放出不实流言,诋毁西宁侯的原配嫡妻阮夫人的声名,极尽诋毁之能事,那些流言压于一女子之身,无异于是在逼阮夫人去死,实在是用心恶毒又卑劣。

  这参劾之辞一出,满朝皆惊。

  温次辅大怒。

  他怒斥道:“郑御史,你身为御史,虽有监督百官之职权,但却也不是可以无凭无据就当朝诽谤朝廷众臣!利用陛下给你们的职权,把一张利舌当作污蔑陷害别人的工具!”

  郑御史冷笑,道:“无凭无据当朝诽谤朝廷重臣?污蔑陷害?请问温次辅,下臣所说的哪一句是诽谤,哪一句是污蔑?是你温次辅欲将长孙女嫁予西宁侯为不实之辞,还是你们温家对外散播流言,各种诋毁阮夫人为下臣的杜撰?”

  温次辅气得脸上变形。

  可是他对郑御史这两句问话还当真不敢乱答。

  他不能说,我们温家没想要嫁女,是皇帝要赐婚。

  也不敢立即就否认,温家没有对外说过阮夫人的不是......事实上,那些流言最初还当真是他们温家散播出去的,当然此事做的隐秘,他自信郑茂不会抓到什么证据,但他却不能保证温家人在外言辞之间没说出过什么对那阮氏的不是之辞。

  那郑茂既然敢在早朝上参劾他,必是抓了些什么在手上的。

  这种否认,简直是会陷于泥潭,越说越扯不清。

  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从源头上给打回去。

  温次辅虽气极怒极,但他到底非寻常人,已迅速冷静下来。

  他冷冷道:“郑御史,婚姻之事乃是结两姓之好,且不说我们和西宁侯尚无媒妁之言商谈婚事,就算是有,据老夫所知,西宁侯也早在三年前就和其原妻和离,谈不谈婚约也和郑御史无关,更无需对西宁侯三年前就和离的原妻做什么诽谤之辞,郑御史之参劾,真是荒谬之极。”

  说完他就对着上面坐在龙椅上的贞和帝跪下,满面愤怒之色道:“陛下,还请陛下明察,替老臣正名。”

  坐在龙椅上的贞和帝脸色铁青。

  他已经从温淑妃那里听说过外面的流言一事。

  彼时温淑妃落着泪跟他道,“陛下,外面的流言如此恶毒,陛下您不若还是替雅惠另择一门亲事算了......妾身自是愿意听从陛下的旨意,只是这样的流言之下,若是陛下您继续赐婚,还同时册封那西宁侯的和离妻为有品级的侧室夫人,岂不是坐实了我们温家为了嫁女,强逼西宁侯降妻为妾的那些流言?届时我们温家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当然听得懂自己爱妃的意思,那不是真不要那门婚事的意思,而是求他不要册封阮氏的意思。

  他本来是打算这两天就召见儿子,跟他商议,暂时不册封阮氏之事。

  反正阮氏是他的和离妻,只要安抚一下她,先保持现状,待儿子身份恢复,再接她回府也就是了。

  可没想到他还没跟儿子商量好,御史就将这事先闹到朝堂上来了。

  这让他十分的不悦。

  皇帝沉着脸不出声。

  康老郡王是贞和帝的心腹和宠臣,自然要替他分忧,再加上他前两日才和顾云暄谈过,心中也有底,遂上前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郑御史所参劾之事皆是因一个结,这个结解开了,这事也就清楚了。”

  皇帝看着康老郡王,凝着脸面无表情道:“说。”

  康老郡王便道:“此事说来说去其实都是西宁侯的家事,外面的流言无非就是说温家以势欺人,强逼西宁侯休离发妻。若是西宁侯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和其原配夫人和离,那郑御史所参之罪也就都是无根之言,便也就足以证明温大人的清白了。”

  郑御史脸上露出不屑嘲讽之色,只是他刚待讥讽驳斥回去却是被皇帝喝断。

  贞和帝声音带着止不住的怒意道:“温家和西宁侯的亲事,本是朕之意。朕亦是听闻西宁侯早在三年前就和离,这才起了赐婚之意,却不想这婚尚未赐下,竟就惹来了朝臣这般大的的反应,还招来了满京城的流言。”

  “朕真是没想到,这满朝的朝臣御史,竟是放着国家大事不管,放着百姓疾苦不理,竟就只抓着个官员的家事,还是陈年旧事不放,刮妖风兴风作浪。”

  说完他转头看向了顾云暄。

  他看到他脸色漠然,像是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厚雾,以致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贞和帝心中有些恼恨也有些愧疚。

  恼恨是对承恩公府岑家的恼恨。

  他觉得这搅得满城风雨的流言也好,还是今日朝堂上的这番弹劾也好,必都是岑家搞出来的事情......自是为了阻止顾云暄和温家的联姻。

  可恨他往日还觉得那御史郑茂是个公正廉明,不畏权贵的,是以对他多番纵容。

  却不想竟也是岑家埋下的暗钉......还埋得这般深。

  愧疚是对儿子顾云暄的愧疚。

  因为之前还尚未曾和他商议,现如今就要在朝堂上逼他顾全大局,先暂时舍弃阮氏。

  他看着顾云暄,神色和语气都温和了下来,道:“顾卿,康郡王说的对,顾卿的婚事本是顾卿的家事,竟不想惹来这般多的风风雨雨。今日顾卿便在这朝堂上澄清一下,道明三年前的和离一事吧,如此也好断了外面的不实诽谤和传言。”

  顾云暄抿唇。

  这朝堂之上刚刚因着他的事吵到面红耳赤,甚至惊到圣驾,但至始至终,顾云暄都是绷着脸没有出声,没有半点惊色,讶色,甚至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而此时贞和帝问他,他总算是站了出来。

  然后抬头看向皇帝,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启禀陛下,臣并未和拙荆和离。”

  满朝皆是先愣后惊。